可以,從會計處理的經驗來看:在同一個會計分錄中,貸款可以出現同一個賬戶;比如公司銀行賬戶出錯,收到退回的款項,就會出現這種情況:原始憑證是收款憑證,是銀行轉賬時退回款項的收款憑證,不需要通過應付賬款科目填列分錄:
借方:銀行存款(收到退回的款項)
貸款:銀行存款(銀行轉賬時的錢)
為保持賬戶對應關系清晰,一般不宜將不同的經濟業務合并,多借多貸編制會計分錄。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,為了反映經濟業務的全貌,也可以編制多借多貸的會計分錄。
擴展信息:
在會計核算中,無論發生何種經濟業務,都需要在登錄前按照規則填制憑證,確定經濟業務的會計分錄,以便正確記賬和事后核對。
會計分錄不同于憑證,需要完整的要素和嚴格的審核、編制程序,而會計分錄只是在憑證中注明應借、應貸的科目和金額,是最簡單的憑證形式。會計分錄通常出現在書中只是為了便于解釋,在會計實務中很少出現。
參考百度百科-會計詞條
沒有一個賬戶是只貸記的,也就是說,所有的賬戶都因增減而涉及借貸,沒有一個賬戶只涉及一方。
在借貸記賬法下,所有賬戶的結構都是左借右貸,但反映會計要素變動的借貸性質并不固定。對于不同性質的賬戶,借款人和貸款人的登記方式不同。以下是各種帳戶的結構:
1.資產賬戶的結構:借方記錄資產的增加,貸方記錄資產的減少。期末余額一般在借方。
2.負債賬戶和所有者權益賬戶的結構:貸款人記錄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增加;借方記錄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減少,期末余額一般應在貸方。
3.成本費用科目結構:借方記錄費用成本的增加,科目貸方記錄費用成本轉入抵銷收益科目的金額(減少)。由于借款人記錄的費用成本的增加一般通過信貸轉移,該賬戶通常沒有余額。
4.收入賬戶的結構:收入的增加記入賬戶,收入的轉出(減少)記入賬戶。因為貸方記錄的收入增加一般是通過借方記錄的,所以這個賬戶通常沒有期末余額。如果有余額,也顯示為貸方余額。